战国时期雁足灯首次来沈展出
编辑:admin 日期:2018-12-21 08:30:03 / 人气:
该展览展期6个月,展出的80余件(组)文物均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咸阳博物馆馆藏,都是陕西近年出土的周秦汉唐文物中的精品之选。
战国时期雁足灯
以大雁守时象征婚姻契约
此次展出的一级文物战国的雁足灯,造型独特,口径26厘米、通高40.5厘米,底部形似大雁的脚,造型逼真细腻。该文物于1966年陕西省咸阳市塔尔坡砖瓦厂出土。
据介绍,大雁由于来去定时,被认为是一种信鸟,这也体现了一种守信用的契约精神,所以雁元素多被用于古代男女结婚之时。宋代陆游的《秋思》诗之八写道:“眼明尚见蝇头字,暑退初亲雁足灯。”
一级文物汉代玉熊
精巧可爱寓意吉祥
汉代熊的造型与纹样较多,如铜器、陶器、瓷器、木器、漆器等都有熊的形象,是祥瑞的吉兆,可避邪除恶。
此次展出的一级文物玉熊小巧玲珑,玉质珍贵。小玉熊尖首圆眼,双耳后抿,体态肥硕,前腿直立,后腿微屈,慢步走动状。玉熊的通体结构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具有弧形的拙笨美,表现出了熊的肥胖笨拙、漫步悠闲之态。
鎏金铜蚕见证
2000多年前“陆上丝绸之路”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汉代鎏金铜蚕的复制品。虽然是复制品,但却可以窥见文物当年的社会背景。
据介绍,鎏金铜蚕出土于陕西省石泉县,造型逼真,制作精致,国内罕见。蚕身首尾共计9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说明当时人们通过蚕桑生产已熟悉蚕的生理结构。
鎏金铜蚕是体现汉代养蚕缫丝业兴盛和中西丝织品贸易繁荣的代表性文物,也见证了2000多年前先辈们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
商代兽面具和人面具
反映了陕南地区的文化特征
本次展出一组商代面具,一人一兽,均为一级文物。人面具是仿人面制成,五官透雕,制作精致,形象逼真。兽面具造型似牛面,牛角粗大微微上翘,显得凶猛威武。
据介绍,在四川省广汉市大型商代祭祀坑中也出土有类似的青铜面具。这一组面具反映了陕南地区的文化特征。
上一篇:重庆:动物们烤灯度寒冬下一篇: 眼前一亮周大福 元旦期间全掌灯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PALM展:科技让音响和灯光更具感染力08-28
- “掌门灯塔计划”在京启动08-20
- 河北辛集:交通信号灯有“头脑” 智能感应车流调时间08-19
- Mistel推出无风扇PC电源:80 Plus认证 自带RGB信仰灯08-16
- 美国马里兰州举行水灯节08-06
- 电商平台LED灯样品抽查 超3成不合格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