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灯二代”接班:拒绝躺平的追光者,用想象力赋能“智”造

编辑:admin 日期:2024-08-08 17:38:32 / 人气:

“世界灯饰看中国,中国灯饰看古镇。”世界50%、全国70%的灯饰均来自中山古镇。小到灯珠、灯泡,大到家装灯、路灯、景观灯,古镇灯具遍布全球。在其繁荣的背后,是“灯一代”的实干拼搏,也是“灯二代”的创新接续。
十年前,“海归”的林健怡以外贸部跟单员的身份回到中山古镇,进入灯具制造企业——中山市富兴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富兴集团”),开始了“二代”回归家族企业的传承之旅;一年前,弟弟林健聪紧跟姐姐脚步也开始迎接自己的“接班大考”。如今,富兴集团的姐弟二人一个负责海外布局,一个负责数字化转型,正合力带领这家“80后”照明灯饰制造企业“换装”再出发。
借力“灯”高,想象力引领“富兴”
即便是在竞争激烈的灯都古镇,富兴集团的实力也排得到前列。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照明灯饰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于1986年起家于PVC电线电缆粒料行业,1999年进军灯饰照明行业,如今带着中国灯都的名片开拓至欧美、中东、亚太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已点亮国内外大型商场、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学校、市政等设施。
“在我的记忆里,富兴集团应该经历过三次较大规模的转型。”从小跟在父母身边,寒暑假都在公司度过,甚至睡在公司展厅,林健怡对富兴集团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1999年,中山古镇举办第一届古镇灯博会,彼时古镇大力发展灯饰产业,富兴集团顺势搭上政策顺风车,从原有的PVC行业转型照明灯饰产业。2013年,富兴集团注意到以批发零售为主的经销商模式的弊端,开始转型直营模式,以项目为导向,并开始承接一些海外项目。也就是在第二次转型前后,林健怡进入集团外贸部,成为一名跟单员。
无论是对于刚刚转型的富兴集团还是初入职场的林健怡,海外客户的定制化订单都是全新的挑战。“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欧洲的定制客户,他需要我们配合家具设计一批灯饰,客户只提供家具照片,没有具体参数、材质,我们要从零开始,不断和客户沟通、磨合,最终经过数十次沟通才达成一致。”林健怡回忆。
这一次“繁琐”的订单让林健怡对富兴有了更深的感受。“客户对我们的信任,让我觉得富兴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当我实现客户的想法时,我也正在实现自己的价值。”
尽管从小耳濡目染,但初入富兴集团时林健怡也感到迷茫和孤独。“回国后看到许多身边的‘二代’朋友选择‘躺平’而非继承家业,我也有过动摇。”改变的契机是一位佛山的“二代”。“这位姐姐是我们的客户,她毕业回国后在各行业考察了一圈,发现前人栽树不只是为了后人乘凉,更是为了将奋斗实干的经验和精神传承下去,让后辈栽出更繁茂的大树。于是坚定了继承家业的决心。”
曾经觉得制造业“很无聊”,在深入接触后林健怡逐渐感受到了制造业的魅力。以外贸跟单员为起点,林健怡随后又接管采购板块,筹划成立了集团的灯光创意设计公司,并在成为集团副总裁后,开始负责企业“走出去”业务。
林健怡曾和母亲、同时也是富兴集团执行董事汪玉莲讨论过富兴和制造业的未来,而母亲给她的答案是“十分开放性”的,“你认为制造业可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给了林健怡巨大的想象空间。“做制造业是需要想象力的,我甚至考虑我们品牌未来可以和奢侈品牌合作,只要我们朝着一个方向去前进,就有可能。这就是制造业的魅力。”
在进入企业近8年后,林健怡把她的“想象力”融入家族企业,并和弟弟一起引领富兴第三次转型。2022年,原有业务增长已经出现瓶颈,富兴作出两个重要的战略转型决定:“走出去”和数字化转型。有海外学习背景和外贸工作经历的林健怡成了负责富兴出海业务最合适的人选,而本科主要学习大数据的弟弟林健聪则在学成归国后,挑起了富兴数字化转型的大梁。
“二代”既是管理者,也是打工人
与飒爽的姐姐相比,弟弟林健聪则略显青涩。初次见面,他身穿简单的白衬衫、黑裤子,头发打理得整齐干净,看上去清秀阳光。2020年本科毕业后,林健聪曾在金融机构工作近两年,而后又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主修当下热门的数据分析专业。
“创立一家数字化咨询公司,帮助产业垂直落地,是我的创业理想。”林健聪说,他想过自己创业,但后来发现,自己家企业更迫切的需要是数字化转型升级,并且能够提供更多资源,于是,他毅然决定回来设立“数字化”这个新部门,希望带给富兴不一样的东西。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搭建一个灯具产业的数字化平台,服务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目前一切都逐渐步入正轨。
今年1月,林健聪正式进入富兴集团,分管研发部和数字化两个部门,同时,他还要兼任母亲的秘书。
“做妈妈的秘书,更多的是执行,而自己管理部门,从执行者变成管理者,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林健聪也坦言,在回到父母公司前,他是矛盾的。虽然是少东家,但林健聪认为自己既是管理者,也是打工人。“我每天都会跟爸爸妈妈汇报所有项目的进展。”林健聪认真地表示,帮助父母经营好企业是他的“责任”。
在成长的岁月里,父母的行事作风,一直深深影响着林健聪。在他的印象中,父亲的思想更传统,而母亲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更快。林健聪回忆起自己青春期也和父亲发生过激烈的争执,后来初入生意场,他对父亲的一些看法不置可否,但后来慢慢发现一切进展都如父亲所料,“姜还是老的辣!”林健聪笑着说。
现在,他和父亲的沟通都很顺畅。“跟爸爸交流要忍得住,解决问题就可以了”,“爸爸是老板,我们要尊重他”,这些都是林健聪总结出来的沟通技巧。而对于“二代”这个标签,林健聪从不介意。“‘二代’意味着有资源去做成一些事情,这是优势。”他认为“二代”享受很多资源和机会,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社会对“二代”的要求也更高。
姐弟“走回来”是为了“走出去”
“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光明,所以照明灯饰行业仍是一个光明的行业。”尽管当前照明灯饰行业正面临外贸增长乏力、市场需求收缩、行业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但在林健怡和林健聪眼中,照明灯饰行业仍蕴含着细分赛道的发展机遇,以及绿色发展的新兴需求。全球化布局、数字化转型以及绿色发展,是这两个年轻“二代”希望带给富兴的变化。
富兴集团出海的重要一站是印尼。“印尼拥有约2.7亿人口,是东南亚重要的经济体,近年来当地政府着力发展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有庞大的市场需求。2022年后,我们集团选择了印尼作为出海第一站,在当地投资设厂,下一步计划在沙特开设分公司。”林健怡介绍。
这次出海与以往的产品出口不同,姐弟俩希望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把中山古镇的灯饰产业链和品牌带向全球。“现在,我把富兴定位为专业灯光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我们不只是提供产品,更结合其他国家的发展实际情况提供低碳节能的解决方案。”林健怡告诉记者,她与弟弟正合力推动富兴向降本增效、节能低碳方向转型升级。富兴研发的人工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按需照明、智能巡检和预警。比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数字路灯进行调光,可以结合环境的亮度、季节变更来动态改变道路的照明情况,进一步提高灯具的节能效果,实现智能化的市政照明。
林健怡坦言,姐弟俩距离“接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父母常常跟我们说,先做人再做事,最后才是做生意。我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自己在集团中的定位,发挥个人优势,为集团的发展添砖加瓦。”
谈及传承,林健聪直言,父母留给他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巨大的精神财富。“爸爸妈妈很节俭、能吃苦,对我们要求比较严格,经常教育我们要勤学习、多思考,居安思危,这些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受益终身。”
对话“创一代”:创新非常重要,“创二代”一定要颠覆我们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创二代”要做好传承和接班,需要拥有哪些品质和能力?
汪玉莲:我认为企业的传承,更多是传承一种责任。对于下一代来说,他们要接班,需要学习很多东西,一是日常待人接物,对待客户要有服务精神;二是对公司及所在的行业要有热情,有责任感。我们不仅是在传承富兴集团,更要承担把中国灯饰品牌带到全世界的责任,无论是接班还是做事业,没有这样的态度是不行的。
羊城晚报:在林健怡、林健聪姐弟俩相继进入企业后,您如何与他们的相处,引导他们更好地进入自己的角色?
汪玉莲:我最初并未考虑他们是否接班,我认为企业的传承不一定是自己的孩子,首先你要具备领导力、人格魅力、对行业的了解、对事业的热爱,你要保持谦卑,不断进步,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接班。姐弟俩进公司后分工明确,也在学习和成长,我非常愿意和他们一起工作,从他们身上我学习到很多东西。不只是他们角色在变,我的身份也在转变,我既是母亲,也是公司管理者,我也在调整我和他们相处的方式,有时会让他们去碰壁、犯错,然后再复盘、学习。当他们感到难受时,就会寻找解决办法,然后成长。我能感受到他们刚进入集团的迷茫,可能对于接班也有不确定,不过现在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开始愿意去承担一些责任,愿意独立去做一些事情,从传承和接班来看,这点非常重要。
羊城晚报:姐弟俩逐渐接过家族企业的交接棒,您对他们有怎样的期许和建议?
汪玉莲:我认为创新非常重要,我总是告诉他们一定要敢于颠覆。我们企业现在正在积极转型,通过数字化将整个产业供应链整合在一起,帮助产业链上的更多中小企业一起抱团出海,这也是姐弟俩的想法。从去年开始,我和他们分工,我主要负责传统业务这块,他们各司其职负责出海和数字化业务。他们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比如产品方案如何解决,市场应该如何对接,他们不需要那些旧方法,年轻人会有自己的想法。当他们和我分享时,我会鼓励他们去做,勇敢地向前走,不要回头看。我也没有答案,只能跟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尝试、继续前进。我们所做的是“光明的事业”,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我们的帮助,所以要对我们的事业有信心,也有这份责任感。

现在致电 0730-6688333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